
2021年,陜西銀礦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,按照陜西有色金屬集團“十四五”發展規劃,“瘦身強體”推動企業高質量轉型全身發力。
——“臂”長則靈活。確立從礦山生產經營向礦山運營服務轉型的發展目標,打造選礦專業品牌,企業成立陜西銀興礦業股份有限公司,轉變經營模式,從傳統礦山轉型升級為礦業運營。今年,成功中標位于格爾木市西約180km拉陵高里河下游東側,海拔3200米,具有鐵、銅、鋅多金屬選別能力的75萬噸/年選礦廠。該項目可提供就業崗位近百個,三年承包期內預計可實現營業收入1.5億元。
——“眼”亮則長遠。在集團公司堅強領導下,不斷完善提升黨委會、總經理辦公會科學高效的決策機制,凸顯國企制度優勢。2021年完善各類決策性和內控性制度54項;完成提升各項安全任務44項;向各項目部選配專職黨支部副書記兼紀檢員,凝聚青年人才,開展專業知識培訓,有效提升企業管理效能,培育發展新動能,拓展發展新空間,憑借豐富的管理經驗和專業選礦隊伍。選礦業務數量從2017年的1個項目增加至5個項目;業務規模從2017年內蒙古擴張至西北五省;合作能力從2017年230萬噸/年提升為700萬噸/年。通過對外開發,有效促進了職工就業,提升了職工收入,增厚了企業效益,保障了每粒資源的價值,贏得了業界的信任與好評。
——“發”削則精神。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深化改革、盤活存量、消減贅疣。全力推進非主業退出任務,麓苑酒店資產已經于11月份在西部產權交易所完成掛牌,目前正在第二輪掛牌中;完成“僵尸企業”注銷1戶,減少企業管理負擔;低效無效資產處置企業1戶,已進入實操階段;催收各類欠款,回籠資金300余萬元;風險化解、兩金壓降取得階段性成果,圓滿完成階段性任務,“兩金”余額較年初下降2億元,“兩金”占流動資產的比例由年初的80%降低至63%,有效提高了資產周轉率和使用效率,切實保障國有資產處置、降本增效、付息債務控制、“兩金”壓降等工作落實到位。
——“腳”實則攜力。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企業發展,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,落實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16項,不斷提升職工幸福感;夯實疫情防控,廣大黨員積極響應組織開展了“戰疫情、獻愛心”募捐活動,共捐款10670元;開展疫情防控排查工作11次,累計排查1000人次;完成在職職工及家屬1700多人次核酸檢測;為職工配發醫用口罩約60000只;助力扶貧幫困,積極參與采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活動,以統一采購和職工自愿認購方式,購買扶貧產品27920余萬元。
近年來,“陜銀人”秉持有色“聚”文化引領,堅持“讓資源更有價值”的發展理念,面臨世界經濟跌宕起伏,市場競爭不斷加劇,產業鏈、價值鏈、供應鏈的進一步延伸和拓展,生產要素充分流動,專業化互補明顯等局勢,陜西銀礦堅持以“7字作風”行為規范為準則,彰顯國企擔當,謀定企業轉型發展,發揮企業技術優勢和機制優勢,摒棄傳統粗放性弊端,打開服務創新性理念,全面落實陜西有色集團穩增長、防風險、深改革的部署要求,為企業高質量轉型發展奠定堅實基礎。